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6-18 11:18 編輯
【巨型蚯蚓】
圖為瀕臨絕種的澳洲Gippsland巨型蚯蚓。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從美國華盛頓東部一直延伸到愛達荷州鍋柄狀突出地帶的廣闊農業區,生活著大名鼎鼎的巨型帕勞斯蚯蚓。
這種巨型蚯蚓曾經是科幻小說《沙丘》中的沙蟲以及科幻影片《異形魔怪》中的邪惡生物的靈感之源。
由於極少被人發現,帕勞斯巨型蚯蚓一直被層層神秘面紗包裹。
身長據稱接近1公尺
據稱,帕勞斯巨型蚯蚓生活在15英尺(約合4.6公尺)深的洞穴中,被觸碰時能夠發出一種類似百合的味道,同時還會向捕食者“啐唾沫”。
迄今為止,只有極少量幸運兒曾經目睹這種巨型蚯蚓的廬山真面目。
美國科學家希望,這種現狀能夠在2009年夏季發生改變。
通過對帕勞斯地區進行搜索,研究人員期盼著能夠發現更多的帕勞斯巨型蚯蚓。
此外,環境保護主義者也希望奧巴馬政府能夠將帕勞斯巨型蚯蚓列為瀕危物種並加以保護,雖然有關這種巨型蚯蚓存在數量的研究少得可憐。
帕勞斯巨型蚯蚓搜尋小組負責人、愛達荷州大學教授喬迪·約翰遜-梅納德(Jodi Johnson-Maynard)表示,這種巨型蚯蚓可能很難被捕獲,但它們確實存在,這一點毫無疑問。
為了證明帕勞斯巨型蚯蚓的存在,這位女教授拿出了她的鐵證——內裝一只乳白色胖蚯蚓遺骸的玻璃管。
據悉,這個標本是約翰遜-梅納德門下的一名研究生於2005年發現的,它同時也是當前唯一一個得到證實的帕勞斯巨型蚯蚓標本。
玻璃管內的巨型蚯蚓身長大約6英寸(約合15.24厘米)。根據19世紀90年代早期目擊者的描述,他們發現的帕勞斯巨型蚯蚓身長可達到3英尺(約合0.91公尺)。
與這些同類相比,約翰遜-梅納德的標本只能是一個侏儒。
據悉,有據可查的帕勞斯巨型蚯蚓標本——被當地人稱之為GPE——曾經只在1978年、1988年、1990年以及2005年出現過。
綿延起伏的帕勞斯位於斯波坎南部愛達荷州-華盛頓交界附近,是一個面積200萬英畝(約合8094平方公里)的小麥種植區。
在帕勞斯土壤肥沃地區耕種的農民極少與這種巨型蚯蚓“狹路相逢”。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BSjyMqBQUULyqadT26VrJ.w/article?mid=8970
|